【为什么小时候自己很讨厌鲁迅?感觉他总是骂中国人,而长大后才发现真正清醒忧国忧民的人就是鲁迅?】
求助的问题:为什么小时候自己很讨厌鲁迅?感觉他总是骂中国人,而长大后才发现真正清醒忧国忧民的人就是鲁迅?。
如题,谁知道呀。
说明小时候不认真读书,长大后看事情局限于一面。小时候觉得他的杂文犀利通透,长大了看到人性难变,不完全是时代原因,也不关乎是哪里人,他那些观点失于偏颇。
正因为此,
所以才促使鲁迅先生提笔写了这首诗——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
哪管春夏与秋冬!
【为什么余华说他特别讨厌鲁迅?】
求助的问题:为什么余华说他特别讨厌鲁迅?。
如题,谁知道呀。
p>因为余华小时候觉得鲁迅的文章沉闷、灰暗甚至是无聊透顶,他认为自己读了十七年的鲁迅,但是一直都不知道鲁迅到底写下了什么。而且在上学期间,凡是鲁迅的文章都是要求背诵一些章节的,这就更让他觉得讨厌了。
而且在他生活的那个时代鲁迅已经被标签化了,在那个时代的孩子的眼中,鲁迅说的一定是对的,像是被神化一样。余华和自己哥哥拌嘴的时候老是吵不赢他的哥哥,他说的话他哥哥都不信,也不同意,但是只要余华对他的哥哥说这是鲁迅说的话,他的哥哥就会无条件地相信和认可,仿佛只要是鲁迅说的话就是毋庸置疑的,孩子们都失去了自己思考的能力。
但是在他慢慢长大的期间,鲁迅渐渐地又不再是一个神圣的词语,而是回归到了一个作家的正常身份。在他到中年的时候,他才又开始读鲁迅的作品,这时候他发现自己已经能够读懂鲁迅的作品,能够理解鲁迅在他自己的作品中想要表达的深刻的含义。这时候他才发现鲁迅很厉害,而也是这时候,鲁迅在他在这才真正的回到了一个作家。
所以,归根结底来说,就是余华小时候读不懂鲁迅的作品,他只感觉到了无聊和乏味,所以那个时候他是讨厌过鲁迅的。他认为鲁迅是不属于小孩子的,他属于成熟而又敏感的读者。而且他还觉得,一个读者和一个作家的相遇,有时候是需要时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