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材里的全部古诗
【小学一年级】上册:《静夜思》李白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下册:《春晓》孟浩然,《村居》高鼎,《所见》袁枚,《小池》杨万里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村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扬柳醉青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所见 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学二年级 】
上册:《赠刘景文》苏轼,《山行》杜牧,《回乡偶书》贺知章,《赠汪伦》李白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回乡偶书 贺知章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下册:《草》白居易,《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望庐山瀑布》李白,《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杜甫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望庐山瀑布 李 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小学三年级 】
上册:《夜书所见》叶绍翁,《九月九忆山东兄弟》王维,《望天门山》李白,《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饮湖上初晴后雨 (北宋)苏 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下册:《咏柳》贺知章,《春日》朱熹,《乞巧》林杰,《嫦娥》李商隐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日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乞巧 唐·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小学四年级】
上册:《题西林壁》苏轼,《游山西村》陆游,《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游山西村 陆 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 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下册:《独坐敬亭山》李白,《望洞庭》刘禹锡,《忆江南》白居易,《乡村四月》翁卷,《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渔歌子》张致和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无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乡村四月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四时田园杂兴 春日 范成大
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
渔歌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小学五年级】
上册:《泊船瓜洲》王安石,《秋思》张籍,《长相思》(山一程)纳兰性德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长相思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下册:《牧童》吕岩,《舟过安仁》杨万里,《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辛弃疾
牧童 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舟过安仁 (宋) 扬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第十二册:
卜算子
咏梅
毛泽东 1961年12月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卜算子
咏梅 宋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菩萨蛮
大柏地
毛泽东1933年夏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示儿
宋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出塞
唐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七步诗
三国 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小学课本外的古诗
直接百度一下就行了。
在这里先摘选几首看看吧。
八阵图
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高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作者简介】
(712~770) 字子美,原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其诗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风格沉郁,语言精炼,被称为“诗史”。有《杜工部集》。
【注释】
八阵图:由八种阵势组成的操练图形,诸葛亮曾用过此阵。
盖:超过。
三国:指三国时魏、蜀、吴三国。
【参考译文】
三分天下建立盖世功勋,布八阵图名声天下皆闻。江水冲击阵石岿然不动,刘备伐吴失策千古遗恨(未能制止刘备伐吴的错误)。这是一首咏怀诸葛亮的诗。
村 夜
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 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 月明荞麦花如雪。
【作者简介】
(772~846) 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太原(今属山西)人。贞元进士,官至刑部尚书。其诗语言通俗,为新乐府运动倡导者之一。有《白氏长庆集》。
【注释】
苍苍:在此是茂密的意思。
切切:形容虫鸣的细碎声音。
【参考译文】
经霜的草仍然茂密虫鸣切切,村南村北夜间行人已经断绝。我走到门前远望野外的田地,月光明亮照耀荞麦花如白雪。这诗真实地写出了乡村秋夜的特色。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从中表达出诗人对春天的爱恋之情。
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戴夕阳,青山独归远。
【作者简介】
(709~786?) 字文房,河间(今属河北)人。天宝进士,官终随州刺史。长于五言律诗,时人称为“五言长城”。有《刘随州诗集》。
【注释】
灵澈上人:中唐时期一位著名诗僧。
苍苍:这里指暮色。
竹林寺:在江苏省镇江市南。
杳杳:深远幽暗。这里指从远处传来。
荷:背着。
【参考译文】
竹林寺一带树木苍翠,悠远的钟声响到晚。背着斗笠披着夕阳,独自返回远处青山。这首诗写的是傍晚送灵澈和尚回竹林寺的情景,表现出一种失意、闲淡的情怀。
归 雁
钱起
潇湘何事等闲回,
水碧沙明两岸苔。
二十五弦弹夜月,
不胜哀怨却归来。
【作者简介】
(710?~780?) 字仲文,吴兴(今属浙江)人。天宝进士,官至考功郎中。“大历十才子”之一。工诗。有《钱考功集》。
【注释】
潇湘:湖南有潇水、湘江。湖南衡阳有回雁峰,相传北雁南飞,至此即回。
等闲:随便。
二十五弦:指古乐器瑟。
【参考译文】
大雁啊,萧湘发生什么事让你随便就回北方来?不顾那美好环境绿水黄沙两岸草苔。大雁答:湘江女神在月夜弹奏二十五根弦瑟,我承受不了那凄凉哀怨声才飞回来的。这诗一问一答,构思别致。诗人以拟人的方法,假借多愁善感的大雁,婉转地表达了久居外地的思乡之情。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作者简介】
(772~846) 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太原(今属山西)人。贞元进士,官至刑部尚书。其诗语言通俗,为新乐府运动倡导者之一。有《白氏长庆集》。
【注释】
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
驿:驿站,客店,古代的传递公文人或出差官员途中歇息的地方。
【参考译文】
在邯郸客店里恰逢农历冬至,抱膝坐在灯前孤影伴我身。料想家里人深夜也这样坐着,还会念叨我这个在外远行人。相信唐代的冬至是一个与春节相仿的重要节日。客居在外的诗人,此时思家心切,但却以想像家人如何惦念自己来曲折地表达对家人的思念,创意新颖。
中 秋夜 [唐] 李峤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作者简介】
(644~713) 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麟德进士,官至中书令。善诗文,与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合称“文章四友”。有《李峤集》。
【注释】
圆魄:指中秋圆月。魄,月亮。
寒空:寒冷的高空、天上。
安知:哪里知道。不:没。
【参考译文】
圆月升上清冷的高空,都说天下同样光明。哪能知道千里以外,就没有骤雨暴风?这首诗借咏中秋的月亮,表明世上万物不可能完全一样,存在着千差万别。
成都曲
张籍
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
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
【作者简介】
(765~830?) 字文昌,吴郡(今江苏苏州)人,侨寓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贞元进士,历任水部员外郎、国子司业等职。工诗,尤长乐府。有《张司业集》。
【注释】
锦江:在四川省,流经成都。
万里桥:在成都城南。
【参考译文】
锦江西面烟波浩瀚水碧绿,雨后山坡上荔枝已经成熟。城南万里桥边有许多酒家,来游的人喜欢向谁家投宿?这首诗描写了成都的秀丽风光、风土人情及繁华景象,流露出诗人对成都的眷恋之情。诗中句句含景,景景有情,尤其是后面两句近似口语而意味更深远。
曲池荷
卢照邻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作者简介】
“初唐四杰”之一(其余是王勃、杨炯、骆宾王)。
【注释】
曲池荷:种在弯曲池塘里的荷花。
浮香:风中飘散的荷花香味。
覆:盖住。飘零:指花叶凋谢散落。
【参考译文】
荷花香气浮动在弯曲的岸边,荷叶投在水面的圆影盖着美丽的池塘。我常担心秋风过早的袭来,吹散飘落花儿不知道提防。这首诗写出了曲池荷花的美丽,和诗人希望美好事物不被摧残的心情。
咏 风
[唐] 虞 世 南
逐 舞 飘 轻 袖,
传 歌 共 绕 梁。
动 枝 生 乱 影,
吹 花 送 远 香。
【作者简介】
(558~638) 字伯施,行七,越州余姚(今属浙江)人。为文婉缛,见称于徐陵,由是有名。隋大军、记室,授弘文馆学士,与房玄龄对掌文翰。《全唐诗》存诗一卷。
【注释】
逐:随。轻袖:轻柔的衣袖。
共:通“供”,给,使得。
绕梁:即“余音绕梁”,余音绵延不断绝。
远:远处,远方。
【参考译文】
风儿飘起了舞蹈少女的轻柔衣袖,传送美妙的歌声余音绕梁,摇摆树枝的影儿在地上晃动,吹送花儿香气飘到远方。这首诗借眼前景物把无形的风表现得活灵活现。
子夜秋歌
[唐] 李 白
长 安 一 片月,
万 户 捣 衣 声。
秋 风 吹 不 尽,
总 是 玉 关 情,
何 日 平 胡 虏,
良 人 罢 远 征?
【作者简介】
(701~762)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其先人隋末流寓碎叶(唐属安西都护府,在今巴尔喀什湖南),李白即生于此。天宝初供奉翰林。其诗雄奇豪放,富有浪漫主义精神。有《李太白集》。
【注释】
子夜:相传在晋朝时,有位叫“子夜”的女子,后人称她所唱的民谣为“子夜歌”。
捣衣:一种洗衣服的方式,就是用木棒敲打衣服。
玉关:玉门关。
良人:指丈夫。
【参考译文】
月光遍洒长安城,四面八方也传来捣衣的声音。阵阵秋风吹不完对出征玉门关的人那片心中情意。
究竟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平定作乱的胡人,好让我的丈夫结束出征,重回我的身边呢?
临湖亭
[唐] 王 维
轻 舸 迎 上 客,
悠 悠 湖 上 来。
当 轩 对 樽 酒,
四 面 芙 蓉 开。
【作者简介】
(701~761) 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开元进士,官至尚书右丞。晚年居蓝田辋川。以诗、画名世,人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有《王右丞集》。
【注释】
舸:小船。
上客:尊贵的客人。
轩:亭子四面的窗户。
樽:古代的一种酒器。
【参考译文】
驾着轻快的小船迎来尊贵的客人,轻悠悠地驶过湖面,来到了临湖亭。由于是正对着窗户饮酒,所以映入我的眼帘的,是亭外四周开满湖面的美丽荷花。
塞上闻吹笛
[唐] 高 适
雪 净 胡 天 牧 马 还,
月 明 羌 笛 戌 楼 间。
借 问 梅 花 何 处 落?
风 吹 一 夜 满 关 山。
【作者简介】
(702?~765) 字达夫,德州蓨(今河北景县)人。曾任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其边塞诗昂扬奋发,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有《高常侍集》。
【注释】
戍楼:边城城堡上的了望楼。
梅花:假借笛曲中的“梅花落”。
关山:指关隘山川。
【参考译文】
清亮的胡地天空,雪也显得十分白净,放牧的马匹已回来了,明月当空的夜晚,在戍楼之间传来了羌笛的吹奏声。
羌笛的曲调中,梅花会落在什么地方呢?
彻夜刮着风,将笛声吹遍了整个关隘山川。
绝句漫兴
[唐] 杜 甫
糁 径 杨 花 铺 满 毡,
点 溪 荷 花 叠 青 钱。
笋 根 雉 子 无 人 见,
沙 上 凫 雄 傍 母 眠。
【作者简介】
(712~770) 字子美,原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其诗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风格沉郁,语言精炼,被称为“诗史”。有《杜工部集》。
【注释】
糁:米糁子,细小的米粒。
点:点缀。
青钱:铜钱。这里用以比喻荷花。
雉子:小野鸡。
凫:小野鸭。
【参考译文】
米糁似的杨花给小路铺一层白毡,溪水里点缀的荷花像一叠叠青钱。竹笋丛中隐伏着小野鸡没人看见,沙洲上的小野鸭靠着母亲在安眠。诗人在这里描绘了初夏郊野恬静的自然景观,一句诗就像一幅画。
白石滩
[唐] 王 维
清 浅 白 石 滩,
绿 蒲 向 堪 把。
家 住 水 东 西,
浣 纱 明 月 下。
【作者简介】
(701~761) 李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开元进士,官至尚书右丞。晚年居蓝田辋川。以诗、画名世,人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有《王右丞集》。
【注释】
蒲:一种水草。
向:快要,将近。
堪:可以,能。
把:手握。
浣:洗。
【参考译文】
溪水清浅,白石历历,溪边的水草长得快有一把粗细了。家住在溪水东西两岸的女子此时都聚拢到这里,在明月的照映下用清澈的溪水浣洗绢纱。
台 城
[唐] 韦 庄
江 雨 霏 霏 江 草 齐,
六 朝 如 梦 鸟 空 啼。
无 情 最 是 台 城 柳,
依 旧 烟 笼 十 里 堤。
【作者简介】
(836~910) 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人。宰相韦见素之后,屡试不第,后入蜀依附王建为记室,王建即位,任为宰相。他又是一个词人,从晚唐到五代,他是身兼两个时期、两个方面的作者。
【注释】
台城:六朝时的宫城。
六朝:指中国古代在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建都的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
笼:笼罩。
【参考译文】
暮春三月细雨蒙蒙,江岸边的水草长得郁郁葱葱,碧绿如茵。曾繁华一时的六朝已像梦一样消失了,现在只能听见鸟儿在寂寥地啼鸣。可台城的绿柳却是不管人间兴亡的,仍像以前一样烟雾迷蒙,笼罩着十里长堤。
题三闾大夫庙
[唐] 戴 叔 伦
沅 湘 流 不 尽,
屈 子 怨 何 深!
日 暮 秋 风 起,
萧 萧 枫 树 林。
【作者简介】
(732~789) 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贞元进士,曾官容管经略使。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有《戴叔伦集》。
【注释】
三闾大夫庙:纪念屈原的庙。屈原曾当过楚国的三闾大夫。
沅湘:沅水和湘水,都在湖南省。
屈子:屈原。
何深:多么深。
萧萧:风吹树叶的声音。
【参考译文】
沅江和湘长长流不息,屈原的悲怨何等深沉!黄昏的江面刮起秋风,枫树林一片萧萧声音。诗人以悲怨的心情悼念屈原,深沉的情感融入萧瑟的秋风之中。
唐诗三百首列入中小学课文的有哪些
一、望岳
作者:唐代杜甫
1、原文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译文
东岳泰山,美景如何?走出齐鲁,山色仍然历历在目。
神奇自然,会聚千种美景,山南山北,分出清晨黄昏。
层层白云,荡涤胸中沟壑;翩翩归鸟,飞入赏景眼圈。
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二、静夜思
作者:唐代李白
1、原文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译文
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三、春晓
作者:唐代孟浩然
1、原文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译文
春天睡醒不觉天已大亮,到处是鸟儿清脆的叫声。
回想昨夜的阵阵风雨声,吹落了多少芳香的春花。
四、早发白帝城
作者:唐代李白
1、原文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译文
清晨告别白云之间的白帝城,千里外的江陵一日就能到达。
江两岸的猿在不停地啼叫着,轻快的小舟已驶过万重青山。
五、夜雨寄北
作者:唐代李商隐
1、原文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译文
你问我何时回家,我回家的日期定不下来啊!我此时唯一能告诉你的,就是这正在盛满秋池的绵绵不尽的巴山夜雨了。
如果有那么一天,我们一齐坐在家里的西窗下,共剪烛花,相互倾诉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那该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