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护理学毕业论文范文,3000--5000字 谢了!
综合儿科的护理管理【关键词】 儿科护理学;护理管理研究;护士病人关系
护理管理是以提高护理质量为主要目标的活动过程,先进的护理理论和技术能否很好地应用于实践,取决于是否有科学的护理管理。综合儿科包括了儿科所有疾病,病种繁多,同时我院儿科还包括了新生儿重症病房,病人多,工作繁重。加上儿科由于患儿年龄小,认知能力差,陪护多,临时处置多,护理操作琐碎等特点,护理管理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和困难性,现总结如下:
1 管理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管理学的首项内容是人的管理,护理管理也不例外,护理管理所指的人有护士、患者、家属、医生和护士长本人。
1.1 关心和尊重护士 现在儿科患者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长都视为掌上明珠倍加爱护, 一个小孩就有两个甚至四五个家属围着,对头皮静脉穿刺的要求高, 同时这些父母年青气盛脾气大,护士如果不能“一针见血”,常常遭到家长的责怪和投诉甚至谩骂,“一针打不上”就否定你的一切。而且儿科患儿病情变化快,小孩自我表达能力和认知能力差,观察护理较成人有一定难度。因此儿科护士在工作中要承担很大的心理压力,很多护士都不安心儿科工作,所以护士长在工作中既要对护士严格要求,督促其按要求完成各项护理工作;又要关心护士,尊重护士,理解护士,在关键问题上勇于为护士承担责任和风险,有错误应在事后单独批评,维护护士的自尊心;如果护士在生活上有什么困难,护士长应尽量创造条件给予帮助,关心体贴他们,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安心在儿科工作。
1.2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护理过程在一定意义上说是护士对病人的管理过程,而管理过程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护患关系,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孩子有病家长格外着急,对护理的要求很高。为此我科安排2个责任心强,静脉穿刺技术过硬,有沟通技巧的护士做责任组长,专门上白班,负责新入院患儿的接诊、治疗与护理,要求她们做到接诊热情,健康宣教全面,治疗护理及时,给家属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并负责科内危重患儿的一切护理工作和所管辖组内病人的健康宣教,让家属了解病情与治疗。同时每个病房都有专门的责任护士,除做好健康宣教外,还要利用一切机会多接触患儿、跟他们玩耍,以消除他们的陌生感与恐惧感,并且病人多时护士实行弹性排班,如增加中班与夜班工作人员以保证治疗护理工作的及时,减少护患矛盾。
1.3 加强医护合作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儿科由于患儿年龄小,病情变化快,医护合作显得尤为重要,但在合作的过程中难免产生一些分歧和磨擦。如:医生对护士的要求是正确执行医嘱,仔细观察和及时反映病情,而护士却要全方位地护理患儿,进行健康宣教、解答有关疑问、解决护理问题、做好护理记录等,工作繁忙。有些医生很不理解,认为护士不务正业瞎忙碌,使护士的工作得不到尊重,而有的医生工作缺少计划性,早上忙于写病情记录,造成查房不及时、医嘱不及时、临时医嘱过多,造成护理工作忙乱,护士对医生有意见等等,对于这些矛盾,护士长首先从护理上查找原因,若主要责任在护士应批评帮助护士,并向医生解释道歉,责任在医生应不卑不亢地给予策略解决,护士切忌同医生发生正面冲突〔1〕。本着平等、尊重、团结的原则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1.4 护士长要树立自身的威信
1.4.1 护士长要有良好的品德 历史上许多事例表明,道德颓废的人不会有人信任,品行高洁、大公无私、正派公道的护士长才能得到护士的信赖,可见树威之道修德为先。护士长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举止对护理管理的成效、人心的向背都产生重大影响,高尚的思想品德和威望,是无声的命令、无形的力量,是护理人员效法的楷模〔2〕。
1.4.2 以身作则,身先士卒 古人云“己不正何以正人”,护士长在工作中要身先士卒,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要求护士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好,要求护士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但身先士卒的同时又不能“一手包揽”,“苦干”式的领导者已被现代管理所淘汰,一个出色的护士长是要合理使用激励机制,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让每个护士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常见的激励方法有奖励激励、感情激励、目标激励及行为激励。
1.4.3 护士长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过硬的技术,开拓创新的意识 儿科病种繁多,专科性不强,有些疾病在专科护理书上都找不到护理依据,需要在临床上摸索,这就要求护士长在认真钻研业务、不断进取、掌握儿科疾病相关知识等方面走在护士的前面。在技术操作方面护士长也要有过硬的本领,护士们懂的,护士长要精,护士们不懂的护士长应熟,护士头皮静脉穿刺不成功时,护士长能“一针见血”……,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护士们的尊重。
1.4.4 正确用人,平易近人 任何一个护士长都是从普通护士中走来,虽然工作职责不同,但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护士长用人要公平合理,任人为贤,发挥每个护士的专长,努力为他们创造实现自我价值的空间。
2 灵活使用管理策略,加强病房管理
2.1 围绕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在病房制定并推行“首问负责制” “首问负责制”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护士要主动开口问:您找谁,有事吗?需要帮助吗?第二方面是患儿家长有什么疑问,如果问到哪位护士,那位护士马上负责解决,不推给其他护士,即使护士解决不了的医疗问题也必须由护士传达给医生,避免家属传达不清或家长认为护士是在有意推委等情况发生。
2.2 根据儿科特点创造人性化环境 为了减轻患儿对医院陌生环境的恐惧心理,在病房创造家庭式的温馨环境。我们在病房透视窗上张贴儿童喜欢的利用静电吸附的塑料卡通唐老鸭、米老鼠等图案;在病房走廊的墙壁上张贴色泽鲜艳的育儿知识并配有好看的卡通图画;在护士站大厅的天花板上挂上风铃;在每个病房里挂有色彩鲜艳图文并茂的育儿小册子,病房内有各种温馨提示卡。鼓励家长为患儿买玩具,护患双方共同努力创造良好的康复环境。
2.3 严格控制交叉感染 儿科是控制交叉感染的重点科室。针对这种情况,我科变过去被动应付检查为现在主动迎接检查,采取日提醒、周强调、月检查等方法,让每位护士熟练掌握无菌操作原则和消毒隔离制度。积极推广一次性物品,厂家为我科特制的各种型号的小儿胃管、小儿肛管、小儿吸氧管、小儿吸痰管及一次性中单已经得到普遍使用,一次性物品既方便了护士操作又受到了家长的普遍欢迎。对不能一次使用的物品如氧气表、负压表、雾化器、呼吸机管道、吸引器装置等均做严格消毒处理,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病房定期用紫外线照射消毒,收住肠炎病人的病房每天用消佳净消毒液拖地一次。
2.4 加强病区经济管理 儿科由于病人多、周转快、临时处置多、工作忙乱琐碎等特点,一直存在光干活不收费现象。针对这种情况,专门规定了谁处置病人谁负责收费,早上查对医嘱时由唱医嘱者检查。同时护士长每周查架上病历2次、责任班下午负责长期医嘱处置的收费、过医嘱者负责检查医生的医嘱是否按收费标准要求书写及有无漏写医嘱,有漏收费现象的及时向当事人反馈并与其二次分配挂钩。儿科耗材大盈利小,所以一定要做好增收节支,严抓经济管理。
3 正确对待护理纠纷
3.1 儿科护理纠纷的原因 ①采血输液没有做到“一针见血”;②头皮静脉穿刺成功后固定不良,造成液体外渗或针头脱出;③工作不到位,遗漏液体;④拔针后针眼压迫不好而出血;⑤患儿皮肤娇嫩,液体外渗,致局部出现红肿、水泡;⑥护士忙着抢救重病人或处置新病人而没有立即为某位患儿处置;⑦病人多,治疗、护理不能及时;⑧各种处置、操作未告知家属目的、注意事项。⑨解释不耐烦、态度生硬;⑩给小孩镇静后送门诊未能及时安排检查。
3.2 纠纷的防范措施 ①加强“三基”训练,提高自身技术水平;②护士实行弹性排班,护理人员根据年龄大小、技术水平高低、责任心强弱搭配、优势互补,解决了8h外护理人员少、技术力量薄弱的问题;③强化法律意识,进行责任心教育,认真做好每一项护理操作,如实记录护理文档,在保护患儿的同时保护自己;④严格查对制度,每位患儿每日输注的液体(包括临时液体)都要认真查对,药名、剂量、配制人、每瓶液体的输注时间及操作护士都要有记录,责任到人;⑤严格执行告知制度,每项操作和处置都要告知目的和注意事项;⑥须送检查时应提前与相应科室联系,小儿镇静后及时送检查;⑦执行纠纷预警制度,对有纠纷倾向的患儿,除向主任、护士长汇报外,当班护士要做好交接班,将信息迅速传递给各班,使各班谨慎对待,防止事态恶化。
3.3 护士长的应对策略 护士长首先对护理纠纷早发现、早介入、早处理,对有情绪不满或过激行为早制止,及时阻断其恶性发展。对待纠纷要做到三宜三不宜,即宜见不宜避,宜劝不宜激,宜散不宜聚〔3〕。其次要临危不乱处变不惊,以良好的心理状态面对患儿家长,心平气和,满腔热情地接待,耐心倾听申诉和反映,让他们把心里话说出来,如确实是我们工作不到要向家属陪礼道歉。对采取非法手段大打出手、聚众闹事、无理纠缠等通过院方付诸法律的方法解决。
【参考文献】
〔1〕 许美芳.论护士长的非权利影响力〔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4):68.
〔2〕 贾崇玲.儿科病房护理纠纷原因分析〔J〕.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3,35(2):184.
〔3〕 李华,付明惠,周淑君.护士长在处理护理纠纷中应急能力的培养〔J〕.当代护士:综合版,2003(8):20.
护理学毕业论文范文
一、确立护理服务文化建设目标
首先在护理人员中形成共有的理想情感、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以教育着手,通过上课、报告会、大型座谈讨论会、演讲等系列活动,大大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使大家统一了认识,确立了"让病人满意,使病人健康"是我们护士永恒追求的目标。
二、护理服务文化建设具体内容
1、制定护理理念:仁人之心, 关爱病人;济世之术,服务病人,人人健康是护士执着的追求;
2、讲究护理服务艺术:开展全方位、多层面的服务外,提倡微笑服务、礼貌服务、舒适服务。积极开展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录音、录像、音乐、宣教等各种措施和方法。
3、狠抓护理服务质量:修订了护士考核条例,制定各项规范操作章程,强化了由护理部、科护士长、护士长共同参与的三级质控体系。99年全院出院病人满意率达98%。开展整体护理病房达50%。
4、提高护理服务效率:手术室打开"瓶颈",做到“来者不拒”开放周六全日手术,与98年8月同期相比,手术率增加了21%。急症科开设绿色 通道,与市救护大队联网首创开设 "311"急救专线,做到畅通、安全、 高效。急症就诊率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20%。
三、服务文化研究试点与成效
1、手术室开展围术期病人系列化心理护理的研究内容包括:(1)术前出室访视(2)术中播放背景音乐(3)建立信息发布窗口(4)术后认真随访满意率100%,需要率100%。
2、急诊室开展绿色通道护理服务的研究 具体措施为(1)建立鲜明识别系统(2)建立急救呼叫系统(3)建立一支训练有素的抢救护士队(4)设立绿袖章专职服务员(5)开展共青团示范群体竟赛(6)急诊观察室病房化(7)开设本市第一条急救专线电话 急诊室绿色通道服务开展以来,深受群众欢迎,受到社会广泛好评。电台、电视台及全市各报刊先后七次报道。急诊病人满意率达98%以上。急诊护理组荣获上海市医院文化创意大赛金奖。
3、心内科开展规范化健康教育的研究 采用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方法,达到普及化、板报化、书面化、辐射化、连续化、扩大化、及时化、灵活化、实用化,每天对住院病人进行集体或个别健康教育时间达30分钟左右。使病人的满意率从原来的90%上升到98.5%。此项工作还延伸到社会与家庭,组织了"起搏器之友联谊会"为健康教育开阔了前景。
4、特需病房服务艺术的研究 经过多年护理服务实践与研究,形成了"不、情、忍、乐、全、换"六字服务艺术,病员入院率逐年增加,与历年同期比较:98年较97年增加30%,99年较98年增加70%,99年较97年增加120%,病人满意率达100%,为了进一步提高特需病房的服务艺术,该病房与市劳模马桂宁同志结对拜师,把 “马派服务艺术”应用到临床护理工作中,在特需病房成立了“马桂宁护理组”。为了不断完善医院护理服务文化的研究,我们还在全院护士中进行了职业现状调查,了解护士的职业心态,另外对777位住院病人进行了护理需求调查,通过调查制定了相应的措施与对策。
本文通过对我院近年来开展护理服务文化研究工作的总结,提出了一些具体做法,其目的是引起国内护理界同道对这一工作的重视和研究,将护理服务文化研究工作进一步深化、提高。
护理毕业论文范文 3500字
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护理
摘要:腹腔镜手术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微创治疗,其代替开腹手术已经称为明显的趋势。与普通开腹手术相
比腹腔镜手术具有许多优点,临床护理也有许多不同之处,认真做好腹腔镜术后护理以及并发症的观察和处理是进
一步体现腹腔镜治疗模式优势的重要环节。通过对本院92例妇科腹腔镜手术的研究分析,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前
后的护理工作,从而制定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护理操作程序。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完善术前准备工作,注重心理
护理,采用科学合理的护理操作程序有利于手术和麻醉的顺利实施,有效地促进了患者的身心康复。
关键词:腹腔镜;妇科;术前护理;术后护理
腹腔镜手术是近来发展迅速的微创治疗,其
代替剖腹手术已经成为明显的趋势。该手术在
妇科的应用范围日益扩展,具有切口小、术后疼痛
轻、恢复快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很容易被医生和
患者接受
[1]
。腹腔镜手术避免了开腹手术时医生
的手和纱布等对腹膜和脏器的摩擦,减少创伤及
术后粘连,患者腹部无明显疤痕,腹腔镜治疗风险
相对较小。但是,腹腔镜手术毕竟是一种手术,虽
然有许多优点,行该手术的患者,在手术前后还是
应当注意一些问题,腹腔镜手术与普通开腹手术
手术方式不同,其护理也有不同之处。本院开展腹
腔镜手术治疗妇科疾病92例,改变传统妇科疾病
的治疗模式,均获得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
总结如下。
1一般资料
本院2006年1月—2006年12月实行腹腔镜手
术92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54岁。其中子宫全切
除术20例,不孕症诊治15例,宫外孕35例,卵巢病
变22例,麻醉方法均为气管插管全身复合麻醉。
2术前护理
腹腔镜手术是近年来开展的一项新技术,患者
及家属对这种手术方法缺乏了解和比较,存有各种
顾虑,多数患者对手术有恐惧感和紧张心理,对手
术效果持怀疑态度,加上腹腔镜手术相对传统手术费用略高一些,部分患者担心费用问题等。针对这
些心理特点,对准备实施腹腔镜手术的病人进行术
前宣教是相当重要的,首先积极配合医师向准备实
施腹腔镜手术的患者介绍腹腔镜手术的优点:手术
切口小、盆腔粘连发生率低、术后痛苦小、恢复快、
住院时间短。再耐心细致地向患者讲解麻醉方式、
手术步骤、治疗效果以及术后注意事项。还可请已
通过腹腔镜手术治愈的患者现身说法,消除患者的
思想顾虑,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医师进行手术治
疗。
3术前准备
3.1常规检查做心电图、胸透,了解患者心肺功
能有无异常,查血尿便常规、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
及乙肝五项,了解患者有无贫血、凝血机制及肝肾功
能情况。
3.2皮肤和胃肠道的准备手术前1天备皮,范围
阴部、耻骨联合上至剑突下毛发,彻底清洁脐孔,用
汽油棉签擦净脐内污垢,但切勿用力过大,以免损伤
脐孔周围皮肤。清洁完毕再用3%过氧化氢消毒。
除宫外孕手术前忌灌肠,以防破裂出血外,择期手
术的患者术前应食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食物。术
前1晚应进流质饮食,当晚8pm至术晨禁食、禁饮,
以免手术中因恶心、呕吐发生窒息及吸入性肺炎,还
可防止术后腹胀。术前晚8pm及术晨5am各清洁灌
肠1次,以免胃肠道胀气影响手术视野,妨碍手术操
作。
3.3阴道准备手术避开月经期,最好在月经干净
后2~3天。术前常规行阴道检查,有阴道炎性疾病
者,治愈后再行手术,需放置举宫器及涉及子宫腔、
阴道操作的手术,术前3天均用0.25%碘伏液进行
常规阴道冲洗,2次/d。
3.4尿管放置的时间全子宫切除术按开腹手术
标准置尿管,手术时间短的附件手术术前可不置尿
管,改在术后放置尿管。
3.5常规准备术前戒烟、戒酒,注意保暖,避免感
冒,教会病人正确的咳嗽、咳痰的方法,目的在于保
持呼吸道通畅,利于术后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减少
肺部感染的机会。术前晚口服适量安定,保证充分
的睡眠,使病人处于安静状态。
4术后护理
4.1术后体位患者术后安全返回病房取去枕
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阻碍呼吸道,持
续低流量给氧气,氧流量为2~3L/min,6h后改半卧
位,并指导患者适当在床上翻身活动,持续导尿不
超过24h,停尿管后鼓励患者下床活动防止肠黏
连。
4.2术后生命体征观察术后6~8h内应用心电监
护仪每0.5h测BP、P、R各1次,指脉氧监测6h,每
4h测量体温1次,至病情稳定,注意观察患者的面
色及精神状况,对腹腔置引流管的患者尤其要重视
引流袋内液体色和量的变化,发现有异常变化,要
及时报告医师。注意腹腔内出血等并发症的早期
发现。
4.3保持呼吸道通畅有些病人因麻醉未完全清
醒,需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因呼吸道阻塞而发
生窒息的严重后果。麻醉清醒后鼓励病人深呼吸、
咳嗽、咳痰,对痰液黏稠、不易咳出者鼓励其多饮白
开水或给予去痰药。
4.4保持导尿管通畅和会阴部清洁腹腔镜术后留
置尿管时间视手术大小而定,一般于术后24h拔除,
拔管后鼓励病人多饮水,早期下床活动,尽早自行排
尿。子宫切除者可适当延长导尿管留置时间,尿管
留置期间应用0.25%碘伏液行会阴擦洗,2次/d。术
后应密切观察尿量,以免手术当中损伤到膀胱,特别
是观察有无少尿、无尿或血尿等情况,以便及时报告
医生,及时处理。
4.5术后饮食的护理腹腔镜手术术后排气时间
较腹部手术患者短,肠蠕动功能恢复较快,术后8h
即可进流质饮食,少量多餐,禁食奶、糖、豆制品类,
防止术后肠胀气。1天后由流质改为半流质饮食,3
天后改为普食,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食物为
主,促进机体早日康复。
4.6腹壁伤口的护理手术当天密切观察切口有
无渗血,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防止感染。
4.7一般护理腹腔镜手术切口仅1cm,因此1周
后腹部敷料即可去掉,并可淋浴,然后即可逐步恢
复正常活动。在1周前还是要注意适当、轻便活
动。
4.8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1)气肿:多见于特别
肥胖的患者或手术时间过长的病人,由于气腹针头
活动时气体漏到皮下造成皮下气肿,穿入大网膜造
成网膜气肿,一般可自行吸收,无需处理。术后回病
房后,护士应注意观察患者的面色、皮温及皮下有
无气肿、血肿等。患者在肩痛发生时也可采取膝胸
位让二氧化碳气体向盆腔聚集,减少对膈肌的刺激
以减轻症状
[2]
。(2)肩部酸痛:是腹腔内残留CO2刺
激膈神经反射所致。术后持续低流量吸氧2~8h可
减少该症的发生率。(3)咽喉部不适:由于全麻气
管插管损伤气管黏膜,再加上全麻没有清醒,咳嗽反
射较弱,易发生咽喉部疼痛,咳嗽、痰多。护理重点
是鼓励患者早下床活动、深呼吸,协助患者翻身、拍
背,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4)腹腔出血:术后病
人返回病房后2h内若生命体征发生明显变化,尤其
是血压,必须立即报告医师,及时处理。(5)术后呕
吐:术后呕吐原因较多,多因麻醉药物所致及CO2人
工气腹引起催吐中枢兴奋性增高。护理中对于发生
呕吐的患者应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及时清理呕吐
物,术后预防性使用抗恶心呕吐的药物是很有必要
的。还应当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术后尽量排除残
余气体
[3]
。
5出院指导
及时做好出院指导:①注意休息,避免劳累;②
加强营养,多食蔬菜、水果防止便秘;③保持外阴清
洁,勤换会阴垫,防止上行性感染;④禁盆浴、性生
活1个月,子宫全切者应在手术后复查阴道断端愈
合后开始;⑤不适随诊。◆
参考文献
[1]刘彦.实用妇科腹腔镜手术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
社,1999:163.
[2]陈芹.妇科腹腔镜围术期的护理体会[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7,13(1):79-81.
[3]张顺桂.妇科腹腔镜手术前后的护理[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
志,2007,6(2):190-192. 资料来源:www.lw3721.com